国产精品.www,久久鲁视频,国产短视频一区,国产精品成人亚洲一区二区,福利视频自拍偷拍,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亚洲最刺激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法律法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標準 和田玉

中華民族使用和田玉已有7000年以上的歷史,和田玉被稱為中國的“國石”。從古至今,我國人民對和田玉就有自己相應的分類和命名方法。據《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說明在二千多年以前,當時的官方對玉已經有了明確的分類。但是由于時代、地域、文化和人們礦物學知識的局限,許多具體名稱和種類劃分各地仍然有很大差異,在鑒定和商貿活動中出現了一些問題。由于在國家標準GB/T—16552《珠寶玉石 名稱》的有關內容中對和田玉分類及命名方面的相關內容制訂的比較簡單,在鑒定實踐中容易引起一些誤解,且不易操作。由此行業內部、檢測機構,尤其是新疆迫切地需要一套能夠為行業廣泛采用,內容統一和簡便易行、符合行業實際情況、較為詳細的和田玉鑒定和分類標準,為規范和繁榮和田玉市場,維護良好的社會經濟秩序發揮作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珠寶玉石鑒定技術的發展,原新疆地方標準DB65/035-1999《和田玉》因標齡過長,其中很多條款已顯得很不 適用,現急需修訂。本次標準的修訂,吸收了以前工作的成果,同時依據GB/T—16552《珠寶玉石·名稱》和GB/T—16553《珠寶玉石·鑒定》兩項國家標準,參考了《珠寶玉石國家標準釋義》、《系統寶石學》、國際珠寶首飾聯合會《CIBJO 鉆石·寶石·珍珠》等權威性專著。


在2003年11月修訂后的國家標準GB/T—16552《珠寶玉石·名稱》中,明確規定了可以使用“和田玉”作為鑒定名稱,這代表著“和田玉”已演變成天然玉石品種基本名稱。這對于和田玉從此繼承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玉文化有重大意義,也有利于和田玉在商業貿易上成為中國甚至世界公認的著名玉石品種。


本次修訂,對原來標準內容作了比較大的修改和調整,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定義


原標準中“和田玉系指產于新疆昆侖山-阿爾金山一帶的成因特殊以微晶-隱晶透閃石為主的玉石”擬改為廣義的定義:“和田玉是由自然界產出的,主要礦物組成為透閃石、陽起石,具有美觀、耐久、稀少性和工藝價值的礦物集合體”。但因關于地域屬性問題爭議較大,此次修改仍保留采用原標準中和田玉的定義。在實際應用中建議采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廣義的定義。


2.羊脂白玉


羊脂玉的名稱問題在行業內一直存在較大的爭議,國家標準GB/T16552-2003《珠寶玉石 名稱》中僅僅涉及了白色-青色系列,劃分出白玉、青白玉、青玉三個種類。但在文獻資料中,有將和田玉分成了羊脂玉、白玉、青玉三大類,也有的劃分為羊脂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黃玉、墨玉等種類。目前市場上由于檢驗標準的不統一,對“羊脂玉”這一名稱的叫法也較為混亂,有“白玉-羊脂玉”、“白玉-羊脂白玉”等。對此編制小組根據研究和調研的情況,認為將和田玉的白色-青色系劃分成白玉、青白玉、青玉三大類較為合理,進一步根據質地和顏色的綜合評價,把“白玉-羊脂玉”、“白玉-羊脂白玉”等名稱統一劃分為羊脂白玉。至此,經過十年的實踐應用,羊脂白玉作為和田玉最具代表性的品種,在和田玉分類中確定下來。


3.糖色、墨色特點的劃分依據。


糖色、墨色是和田玉的重要特征之一。參照地質學巖石礦物鑒定分類慣例,將糖色的劃分界線確定為5%、15%、30%、50%、85%幾個常用的分界點。描述糖色時以估算糖色在樣品中的體積百分比為依據,分為:微糖:糖色占比例約為5%以下;有糖:糖色占比例約為5~30%之間;糖××玉:糖色占比例約為30~85%之間;糖玉:糖色占比例>85%時可以稱為糖玉。從微糖、有糖、糖××玉到糖玉,這樣的糖色劃分界限已普遍被珠寶業界接受。


墨色也是參照這一原則,將劃分界線定在30%即:墨色部分占體積百分比30%以下時,不參與定名,可在證書備注中加以描述;當由石墨致色的黑色部分占體積百分比超過30%時,可以定名為墨玉。


4.取消了原標準6.5.13“手感”、6.5.14“水頭”和6.5.15“聲音”的內容。


“手感”、“水頭”和“聲音”,都是憑個人經驗判定的,同時受到加工工藝的影響,沒有具體指標或參照物,也沒有判定的科學根據,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受環境及個人主觀因素的影響較大,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判定風險,不適合作為鑒定依據和標準。


5.取消了原標準7“質量等級”的內容。


原標準中的分級方法是七十年代工藝美術行業原料配售分級方案,與目前行業實際情況相差很大,早已不適用。考慮到影響和田玉飾品價值因素的復雜性,鑒定采取“分類不分級”的原則。


6.取消了原標準表A1:和田玉主要產地一覽表。


隨著開采年限的增加,有些和田玉的礦點的資源已經枯竭,多年來已經無人開采。隨著地質找礦工作的不斷深入,新的和田玉礦點不斷被發現。礦產資源儲量、產量和產地具有動態變化的特點,很難用一張表格的形式反映出來。而且和田玉的產出礦點對于鑒定沒有實際的指導意義,所以在此次修訂中,取消了該條款。


7.增加了和田玉實物標準樣品


傳統上和田玉一直是依據顏色這一感官特性進行分類的,因各種類之間的顏色是漸變過渡的,在分類過程中,常常會因為個人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產生不同的分類結果。為消除在和田玉分類過程中主觀因素造成的差異,在此次標準修訂時,研制了一套《和田玉實物標準樣品》,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配合文字標準同時使用,以使和田玉的分類更加客觀合理。


標準的修訂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巖礦寶玉石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和田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新疆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和田第十地質大隊共同起草。修訂工作吸收了業內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對原標準進行了較大的改動。相信新標準的出臺,對于統一新疆地方的和田玉鑒定檢測依據,提高檢驗能力,規范商業行為會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關文檔下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標準 DB65/T 035-2010—— 和田玉.pdf


更新時間:2017-06-28  【打印此頁】  【關閉
電話:0991-4633781     郵編:830013
© 版權所有 新疆中和鑒珠寶玉石質量檢測研究所
地址:新疆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昆侖東路208號華凌國際珠寶玉器市場四層A-3-02號   
ICP備案編號:新ICP備1700093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