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色:一般指和田玉籽料表皮的一種次生色。
熟悉和田玉的人都知道,在玉龍喀什河干涸的河床里扔一塊磁鐵,就能吸附起來很多的鐵粉。和田周邊本身就是一個大鐵盆,含鐵量很豐富,和田玉籽料的表皮或者在玉質較松,有裂紋的地方,往往會被金屬陽離子所沁入,形成了所謂的皮色。皮色種類很很多種,一般灑金皮是受追捧的皮色。不過,皮色作假的料子也非常多,新疆當地居民的習慣是,找到一點料子,就隨手泡在房前屋后的鐵桶中,里面在放點生銹的玩意甚至化學原料,經過一段時間,人造皮就出現了。
下面這個已經切割的玉料是典型的灑金皮,屬于和田玉皮色中比較名貴的一種
裂:詞義即說明這有多糟糕了,屬于物理損傷,表面的裂一般問題不大,但如果保護不當,裂紋會有縱深發展的可能。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瑕疵,會對玉器價值有很大的影響。商家一般會用陰刻線條或煮蠟等方式進行掩蓋(他們一般稱之為“綹”,隱晦一點,讓一般人不大明白意思),等你玩上一段時間才發現,這時已經過了退換期了,只能自認倒霉。
毛孔:是鑒別籽料的重要特征之一。和田玉在水流沖擊下和長年侵蝕下,表面會形成局部滲透壓,玉質略松的地方則會發生小面積的崩裂,時間久了就形成了類似人體毛孔的表面特征。當然,毛孔和皮色一樣,都可以人工制作,只有多看真的,才好辨別。
水線:水線是和田玉中的常見瑕疵之一,一般密度大的玉料,容易產生水線,那是一種透明的淺色條帶。
棉點:玉質內白色的結晶體,多為針狀或者花片狀,是和田玉的主要瑕疵之一,大多數玉料都會有,只是如何處理罷了。下圖圖中的白色點狀物就是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