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金絲玉是被人所熟知的的玉石之一,其豐富鮮艷的色彩,親民的價格,都是金絲玉受歡迎的原因。然而,金絲玉屬于石英巖質玉,呈粒狀結構,有些金絲玉結構較松散,因此被一些不法商人經過處理后流通到市場以次充好。
目前市面上金絲玉常見的處理方法有充填和染色兩種。
充填處理:一般用樹脂等材料充填裂隙,紅外光譜檢測可出現有機物吸收峰。
染色處理:放大見染料在粒間分布。
近日本研究所便收到了一支經充填染色的金絲玉手鐲,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它在實驗室中會有哪些特征。
1-1
1-2
一、從圖片1-1,1-2中可見,在透射與強光的環境下可見這支金絲玉手鐲的顏色分布不均勻,染料延粒狀結構間隙呈絲瓜瓤狀分布,并且染料在裂隙處富集,而金絲玉本身的顏色分布與其類似,但顏色卻沒有如此鮮艷,當有這么艷麗的顏色出現時就要引起我們的注意了。這到底是不是天然的顏色?
二、下圖1-3為紫外熒光環境下圖片,圖片中可以看到強藍白色熒光,該熒光的出現則懷疑其經過充填處理。
1-3
三、下圖1-4為金絲玉(石英巖質玉)紅外反射圖譜:
1-4
通過紅外光譜儀測試得到了確定的定性:該手鐲為金絲玉(石英巖質玉),但要確定其是否經過充填處理,需進行下一步測試。
下圖1-5為金絲玉進行充膠處理后的紅外透射圖譜:
1-5
下圖1-6為天然金絲玉紅外透射圖譜:
1-6
通過以上常規儀器和大型儀器的檢測數據后得出該手鐲是經過了充填染色處理的金絲玉,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標準DB65-T3442-2013應定名為:金絲玉(處理)。
目前充膠處理的金絲玉在市面上比較常見,價格過于便宜,顏色非常漂亮,應保持警惕。若無法確認其是否為天然時,可到權威鑒定機構做個鑒定證書,防止上當受騙!
感謝檢測師姚雙喬協助整理原始數據及圖片!